來台北生活了快兩個學期,住的方面,畢竟租屋不是自己家,無所謂習不習慣,唯有吃的,是怎麼都不習慣。並不是說台北没啥好吃,只是對阮囊羞澀的學生來說,沒多少選擇。
除了學校萬年不變的食堂,最常吃的就是自助餐。自助餐没啥好說的,大部份菜色都差不多,只差這家鹹點那家油點,餓的時候免費的湯多喝兩碗。早期並不是每家自助餐都提供免費的湯,有的話也就是剩下的青菜切碎煮一煮,好點的會加點碎豆腐,沒滋沒味,聊備一格。
印象最深刻的菜,除了經典必備的三色豆,就是黃澄澄的咖哩,那是我第一次吃,在東吳大學城區部旁一條巷子。說實話,第一眼看到那道亮黃色,我懷疑那不是菜,怎麼會有那麼詭異的顏色。直到有一次,排我前面的一位勇士居然點了這道,老闆看我愣愣地盯著,就問咖喱要不要,我還沒回答就一湯勺過來。吞下水水黃黃的馬鈴薯紅蘿蔔,毫無嚼感,像是回鍋數次煮到糊透,奇特的味道說不出香,談不上好吃,只能說詭異。這是當年的台式咖喱,跟現在的印度咖喱、日式咖喱不可同日而語。印度菜會背負廉價的印象,應該是早年自助餐惹的禍。
自助餐外,其次就是麵食。之前住在房東太太家,因為是住宅區,賣吃的不多,大家習慣家裡開伙較少外食。我常在小學旁的麵攤解決,不是陽春麵加蛋,就是榨菜肉絲麵。搬到這邊後,附近的選擇不多,我大部份就近覓食,吃來吃去就那條巷子,沒有興致跑到哪慕名而去,畢竟沒錢沒時間,圖個飽就行。有名的桃源街牛肉麵,雖不遠還是得走幾條街,說是街比較像巷子,只見兩旁幾家木造房子全在賣麵食,幾個店員在吆喝攬客,大部份是附近上班的大人去消費。去了一次點了餛飩麵,就沒再去過。
一次週六,班上幾個同學討論中午放學去哪吃飯閒聊,我提議天熱去大方或無名冰果室吃剉冰,那是西門町最有名的兩家冰店,也是當年高中生必去的勝地。一位同學問我住外面都去哪吃飯,說她爸媽剛移民國外,她考上一女中所以没跟過去,現在住阿姨家。我一聽,跟我一樣獨居台北寄居別人家,正想和她分享如何節約吃飽之道,還沒開口,她就說:
「上週我阿姨帶我去一家西餐廳,一份牛排套餐三百多塊,妳一餐大概花多少?」
「……啊?套餐?多少錢?」我以為聽錯了。
「三百多啊,這是算貴還是便宜?」
幾個同學沒人吭聲。
我看著她真誠的眼神,這才確定她不是在顯擺,是真的不食人間煙火的千金。那時候牛肉麵一碗35元,我都點没肉的牛肉湯麵19元。三百多塊的牛排餐是什麼境界,我無法想像,鄉下連家牛排館西餐廳都没,到哪吃去。我直說沒吃過牛排,平常就吃自助餐、麵食之類。結果,另外三個同學也說没吃過牛排,於是我們私下約好趁著校慶那天,學校大門一年一次開放自由進出,我帶她們勇闖西門町,找家牛排店一起嚐鮮。
到了校慶當天,原本預備跟我遠征的三個同學之一,早已打退堂鼓,她從小到大,每天行程三點一線,坐公車往返家裡學校,除此以外,沒有獨自去過哪裡,或跟同學外出過。她苦苦哀勸我們不要邁出校門,萬一教官點名查到怎麼辦,萬一迷路怎麼辦,說著說著急得都快哭出來了,好像我們從此將誤入歧途。我拍拍小白兔,安撫了她幾句,轉身跟兩個同學去換便服,準備期待已久的西門町之旅。
校慶活動主要集中在上午,教官第一次點完名,基本上就沒事了,其餘時間只是接待外人參觀。我們三人懷揣著錢包,興奮地穿著便服走出校門。雖說兩個同學都是台北人,但一個土城一個新莊,只是路過西門町没怎麼逛過,跟我這個外地生有得比,但我也僅僅只有大哥帶我去過一次,東南西北根本搞不清楚。我們一路像土包子東看西瞧,憑著我微薄的印象亂轉,尋找傳說中的西餐廳。我們事先說好預算盡量在一百左右,覺得拿著這麼多錢準備開葷,是一件大事,得慎重選擇,但我們沒有手機無法搜索,只能憑著雙眼雙腳四處找尋,結果大中午的,沒看到什麼西餐廳,有的話玻璃看起來黑漆漆地,讓人沒勇氣推開門,最後在轉角看到一家明亮的速食店,類似麥當勞的點餐招牌上,赫然有牛排套餐150元。三人討論了一下,今天不管怎麼樣就是要開葷,決定進店。
我們三人點了店裡最貴的牛排套餐,櫃檯的服務員愣了一下,再三確認。店裡大部份座位在一樓,二樓就一排靠窗的位子,我們三人選了二樓最裡面,選這裡不是因為居高臨下可以清楚看到外面,而是因為沒什麼人。我們三人第一次使用刀叉很不習慣,小聲討論怎麼拿才對,戰戰兢兢拿著刀叉切肉,當然,都是等服務員離開後,才開始嘗試,但還是免不了刀子不小心掉落,於是三個人用二把刀輪流切換,當然,也是等服務員離開後。說實話,這次體驗並不覺得特別驚艷,味道沒有想像中好吃,就是一大塊肉,還覺得怎麼肉才煎八九分熟,應該事先問幾分熟,反正我們當時也不知道。就這樣,我們終於完成味道不怎麼樣的牛排之旅,吃完再趕回學校,換回制服等放學。
但也不是沒有美好的美食回憶。學期結束前,社團活動快吿一段落,二年級學姐要交接職務給我們,服務隊的隊長邀請我們幾個下一任幹部到她家作客。這是我第一次知道火鍋可以在家裡吃。我的老爸是廣東人,興致來了會帶我們去老鄉開的,鎮上唯一一家火鍋店。所謂的老鄉,我後來才知道,距離差了十萬八千里,所謂的廣東話也有地域之分,口音大不相同。老鄉開的火鍋店是用自己調製的沙茶醬,風味濃郁滑順,到現在我買遍市面上的沙茶醬,都沒找到堪比的口味,也許記憶中的味道總是最美好的。但我們只能偶爾光顧,吃的是沙茶牛肉炒麵,印象中只吃過一兩次火鍋,也没什麼特別的火鍋料,就是涮青菜豆腐跟現切的牛肉片。後來才知道,那手工現切的滑順牛肉沾上特製的沙茶醬,是何等少有的人間美味。
到隊長家,除了我們,還有學姐的大哥二姐等家人,我第一次見識到用巨大的電碗煮火鍋。我們家要到一兩年後才添上火鍋電碗。學姐的二姐大學唸生物系,看我沙茶醬只加蛋黃,一邊涮一邊告誡我們,沙茶醬只能加蛋黃,不能加全蛋,因為細菌會穿過蛋殼跑到蛋白,蛋白會保護蛋黃,還猛讚我是行家,應該常吃火鍋。這次讓我見識到,原來火鍋可以放很多東西進去,想吃什麼就放什麼,讓我久違的大快朵頤一番。
服務隊的副隊長是我們班的直屬學姐,學期末也請我們吃飯,學姐的家長開車載我們去一家貌不起眼的餐廳,這是我少數搭私人轎車的經驗。印象深刻的是,餐廳不大,還得走狹窄的樓梯上樓才有空位。學姐幫我們點了排骨炒飯,是蠻好吃的,飯炒的粒粒分明,加上一片炸得酥嫩的排骨,但不至於特別開車過來吧,老媽那盤堆積如山的炸豬排也不遑多讓。
直到多年後,一位香港同事請我們帶他去一家餐廳用餐,走到狹窄樓梯的轉角處,我才拾起相隔十年的記憶,原來當時那家不起眼的餐廳是鼎泰豐。
—未完 待續—
https://matters.news/tags/VGFnOjcwMTgw
https://www.facebook.com/southcabin
IG:@chenxiaonan2021陳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