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羅馬教廷寧可支持一個淫亂被逐的女王
也不承認她這個單身的童貞女王
她要怎麼面對不斷的暗殺與叛亂?
她要怎麼帶領英格蘭打敗無敵艦隊
建立第一個黃金時期!
都鐸王朝達到史無前例的巔峰,付出的代價
卻是都鐸王朝的結束。
上一集提到伊麗莎白頂住來自國內國外的強大壓力,不像爸爸和姐姐,與西班牙聯姻,她拒絕各國的求婚,拒絕成為強國的從屬國,成為史上唯一一位單身的君王。她拒絕走皇室的傳統路線,堅持走自己的路,這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她最大的威脅是來自羅馬天主教對她的不斷攻擊。
逐出令
1570年羅馬教宗對她頒布《逐出令》,公開宣稱伊麗莎白是「英格蘭王位的篡位者和犯罪的僕人」,宣佈她是異端,呼籲已經宣誓效忠她的臣民,趕快起身反抗她,服從伊麗莎白命令的人,羅馬教廷也會一併祭出最大的處罰:逐出令。
這個逐出令的意義有多大?這代表所有的天主教教徒,不管國內國外,任何人可以對她發動攻擊,各國都可以對英格蘭發起十字軍聖戰。
伊麗莎白的拒絕聯姻讓她更顯得孤立無援,向來是死對頭的兩大強國西班牙和法國,兩國為了爭奪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頭銜,一天到晚地打仗。這次倒是有志一同,與羅馬教廷聯合起來,企圖扶植另一個女王來取代伊麗莎白。
這個人就是被蘇格蘭人趕走、逃亡到英格蘭接受伊麗莎白庇護的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
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
瑪麗斯圖亞特是亨利八世嫁到蘇格蘭的姐姐的孫女,伊麗莎白女王大她9歲,卻大她一個輩份,是她的表姑。
與單身的伊麗莎白截然不同,年紀輕輕的瑪麗斯圖亞特26歲已經結了三次婚,從小在法國長大的她是個天主教徒,卻因為私生活淫亂而被迫退位給自己的兒子,不甘心的她在發動一次政變失敗後,1568年瑪麗斯圖亞特逃出蘇格蘭,跑到英格蘭尋求伊麗莎白姑姑的庇護。
她們兩人簡直是鮮明的對比。一個堅持單身被稱為童貞女王,一個卻是因為淫亂被驅逐的女王。
但羅馬教廷公然地聲稱伊麗莎白是私生女,沒有繼承王位的資格,根據天主教的繼承法,應該由瑪麗斯圖亞特即位為英格蘭女王。
於是,在歐洲各國的資助下,以這個流亡的蘇格蘭女王為中心,啟動了好幾次的反叛和暗殺行動。一個跑來尋求庇護的人卻老是覬覦自己的位子,想把自己幹掉,不管是誰應該都受不了,英格蘭議會希望伊麗莎白女王把瑪麗斯圖亞特處死以絕後患,但伊麗莎白遲遲不願意這麼做。這到底是為什麼?
因為伊麗莎白一開始就主張君權神授,君王是神在人世間的代理人,也就是人間上帝,如果把蘇格蘭女王處死,等於把人間上帝處死,人間上帝怎麼可以被處死,這豈不是違背自己的主張?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覺得這是伊麗莎白自信的表現,認為瑪麗無法撼動自己的地位。
這個燙手山芋的瑪麗斯圖亞特,曾一度提出,讓她回到蘇格蘭與自己的兒子詹姆士共同治理蘇格蘭,好不容易伊麗莎白同意了,伊麗莎白最得力的大臣塞西爾也積極地奔走,結果,蘇格蘭人民卻不願意,不同意讓她回到蘇格蘭。
陰謀時期
就這樣伊麗莎白在位的前半期,有二十年的時間一直面對層出不窮的暗殺與叛亂,這段時期被稱為「陰謀時期」(Conspirations)。
伊麗莎白堅持不走所有皇室的老路,既不跟各國皇室聯姻,也不跟國內貴族結婚,孤立無援的她,要怎麼面對這多方勢力的各種陰謀?
她的應對之策就是在全歐洲建立了一個強大的間諜網,藉著收集情報提前知悉所有對付她的叛亂及好幾次的暗殺,包括諾福克公爵想藉著娶瑪麗斯圖亞特來推翻伊麗莎白、西班牙資助北部天主教徒叛變企圖解救瑪麗斯圖亞特、羅馬教廷派遣耶穌會教士潛入英格蘭發動數次的叛變與暗殺…等等。
聰明的伊麗莎白一世不靠任何人,靠著自己建立起來的情報網打資訊戰,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暗中扶植蘇格蘭的新教徒勢力,讓蘇格蘭的朝政大權落入新教徒的掌控,讓英格蘭與蘇格蘭結盟,解決來自鄰居的威脅。同樣地,她也暗中資助法國的新教徒,與法國的天主教勢力作對,讓對手後院起火。而當時西班牙入侵全歐最有錢的城市安特衛普,把新教徒的勢力一網打盡,切斷了英格蘭與法蘭德斯之間的貿易,伊麗莎白就派兵支援法蘭德斯⋯等等。
就這樣伊麗莎白一一拆解各國對她王位的種種陰謀。
到了1586年發生巴賓頓事件,這次事件企圖暗殺伊麗莎白並擁立瑪麗斯圖亞特,復辟天主教,這次叛變在各方壓力下,終於讓伊麗莎白一世處死45歲的瑪麗斯圖亞特,她軟禁瑪麗斯圖亞特將近19年,也容忍了19年。
攢錢手段
但是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急需女王解決,那就是姐姐瑪麗一世留下的300萬鎊的巨債,要知道,沒錢,整個國家是沒法運作,沒錢怎麼建立強大的間諜網?沒錢,怎麼資助蘇格蘭和法國的新教徒?
一貧如洗的國庫使得伊麗莎白和官員們不得不嚴格地控制國家的支出,甚至連士兵(包括抵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士兵)的薪水都發不出來。
除了撙節開支,她採取了一連串的措施,包括改革貨幣,積極開源增加收入,實施礦山、煤炭、玻璃、鹽、鐵的壟斷,以便快速累積資金,並頒布工匠法、救濟法、徒工法令、流浪乞丐處罰法等各種法令來促進國內的就業。
規定沒有土地、沒有固定職業的人,都必須替雇主工作,為期至少一年,工資由各地法官規定。滿14歲的無照乞丐如果沒有人雇用2年就會被處罰,如果再度當乞丐滿18歲還沒有人雇用,就會再罰,如果第三次再犯,再跑去當乞丐就以叛國罪處死。就是不讓人躺平,不准有遊手好閒的人,讓商人能雇用便宜又充足的勞動力。
大航海時代
對外,她積極地鼓勵造船並組織船隊向海外拓展殖民地,要知道當時海外的新世界可以說是由西班牙、葡萄牙與尼德蘭(現今荷蘭)這幾個海上強權國家獨攬,英格蘭根本排不上號。
雖然她的父親亨利八世積極造船建立海軍,但亨利八世的目光只停留在歐洲,只想躋身成為歐洲的強國之一,直到伊麗莎白統治下,英格蘭才開始進入大航海時代,從一個歐陸近海列島國,逐步成為遍地全球殖民地的日不落國。
法蘭西斯德雷克(Francis Drake)
最有名的航海探險家是法蘭西斯德雷克(Francis Drake),他在伊麗莎白資助下,三次遠洋航行,成為第一個完成環球航行的英國人。德雷克因為航行貿易獲得了價值數百倍的戰利品,當然其中包括了像海盜般的掠奪行為,美其名是航海探險家,事實上,這些願意出海的船員大部分都是亡命之徒,他們常常搶劫航行途中的港口和船隻,女王因為資助德雷克而分得了一半的利潤,這巨大的利潤讓伊麗莎白明白開拓海外市場的重要性,對他們海盜般的行為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她根本無法控制。
隨著船隊的遠洋拓展,英國開始建立殖民地,美國的維吉尼亞州(Virginia),是英國海外的第一個殖民地,就是為了歌頌她「The Virgin Queen」童貞女王的稱號而命名。
貿易特許公司
接著她在世界各地陸續建立貿易特許公司,從1577年開始,伊麗莎白先後成立了西班牙公司、利凡特公司、威尼斯公司、摩洛哥公司、幾內亞公司等倫敦市法團以及倫敦市行業商會所屬的許多特許公司。我們最熟知的東印度公司,就是在1600年12月31日獲得了伊麗莎白女王頒發的貿易特許權而成立。
這個東印度公司爲英國在遠東建立了英屬印度和英屬馬來亞等殖民地。
除了海外貿易,她還歡迎海外流亡人士的加入。
接納流亡人士
1572年,法國皇太后凱薩琳引發聖巴托羅繆節新教徒大屠殺,成千上萬雨格諾派(Huguenots,法國新教徒)逃往倫敦避難,伊麗莎白女王接納了這批法國流亡人士。1576年西班牙在佛蘭德斯引進天主教宗教裁判所,再度引發了新教徒迫害。伊麗莎白女王再次接納逃離西班牙迫害的法蘭德斯的流亡人士。套句現代話,就是接納難民。
這2次的人才接納,吸收了很多技藝純熟的工匠和商人,活化了城市經濟。倫敦成立證券交易所,超越安特衛普的證券交易所,想當初亨利八世就是跟當時全歐洲最有錢的安特衛普這個金融中心借錢。
沒想到,因緣際會,從此倫敦接替安特衛普,成為歐洲北部商業樞紐。在伊麗莎白女王的治理之下,逐步鞏固倫敦作為歐洲最重要金融中心地位,進而成為世界金融中心,屹立了數百年。
隨著她努力地發展國家經濟,英格蘭的經濟是都鐸王朝以來前所未有的盛況。
西班牙無敵艦隊
要知道16世紀的日不落國不是英國,而是西班牙。不管是大西洋、非洲沿岸、波斯灣、印度、東南亞,尤其是美洲,都有西班牙的殖民地、港口和商站。
前面提到伊麗莎白資助的航海家法蘭西斯德雷克已經被封為爵士,他在1585-1586年航行美洲加勒比海時,沿著海岸一路搶劫西班牙的港口和船隻,在1587年回到歐洲時,都回到文明地區了還改不了惡習,襲擊了西班牙港口加地斯Cadiz和戰艦。
這種囂張的海盜行為,讓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氣急敗壞,加上他暗助瑪麗斯圖亞特推翻伊麗莎白的政變失敗,瑪麗被處死,新仇加上舊恨,他決定派遣西班牙無敵艦隊運送一批軍隊,直接登陸攻打英格蘭。
1588年7月西班牙無敵艦隊集結130艘戰艦大舉來襲,全英格蘭上下包括海上陸上全面備戰,各地小船紛紛自主加入備戰行列,伊麗莎白不帶侍衛,不穿鎧甲,親自騎馬巡視各地軍隊,發表振奮人心的演說,鼓舞士氣。
就在全英格蘭戰戰兢兢之際,沒想到,已經開到英格蘭的普利茅斯港門口的西班牙無敵艦隊,沒有直接進攻,而是轉往法國最北邊靠近荷蘭的格拉沃利訥海邊,準備先接運法蘭德斯的一批軍隊,接到了再調頭進攻。
西班牙無敵艦隊左等右等,要接運的軍隊沒來,第二天晚上卻等來了英格蘭的火船攻擊,英格蘭海軍趁著晚上改吹西風,加上滿月大潮,藉由西風與潮汐把一艘艘的火船推送到西班牙船艦中。
西班牙船艦一時大亂,接下來雙方直接進入幾日的接駁白刃戰,四散而逃的西班牙艦隊於是沿著英格蘭海岸往北海行駛,英格蘭船艦則一路尾隨在後,西班牙船艦航行到不熟悉的蘇格蘭沿岸,不熟悉北海寒冷的風向與濃霧,一路跌跌撞撞,被風捉弄的不是擱淺就是忙著上岸找補給,就這樣拖了2個多月,繞著不列顛群島一圈,130艘的船艦,稀稀落落,只剩10艘回到西班牙。
所謂的大軍來襲,根本沒上岸。英格蘭在岸上積極備戰的軍隊,遲遲等不到敵人進攻。
那個年代,蒸汽船還沒有問世,出海航行只能靠風吹。所有人都認為這場戰爭,英格蘭佔盡天時地利,上帝賜給英格蘭的風才贏得勝利,稱之為「神風」。連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也把失敗的原因,推給「神風」。
英格蘭居然擊敗了歐洲強國、向來高高在上的西班牙無敵艦隊,這震驚了全歐洲和英格蘭自己。這是英國歷史上最重大的軍事勝利之一。雖然後來對西班牙的戰爭失利,但是,英格蘭從來沒擊敗過西班牙。
這場勝利,使得全英格蘭上下國家民族意識高漲,把單身獨立的伊麗莎白與英格蘭國家劃上等號,更認為這是因為英格蘭擁有一位童貞女王的庇護,才能贏得戰爭,這是英格蘭第一次在國際上揚眉吐氣。
從此,英格蘭擠進歐洲強國之一,不用靠聯姻,不是誰的從屬國,是不可忽視的存在。亨利八世的願望由女兒伊麗莎白一世達成。
英格蘭文藝復興
在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時期,英格蘭文化也達到史無前例的巔峰,最知名人物首推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西方文藝史上最傑出最知名的作家之一,他就是莎翁威廉莎士比亞,他的作品可以說家喻戶曉,直到現在每年都在公演他的作品。還有劇作家克里斯多福馬洛Christopher Marlowe和本強森Ben Jonson;桂冠詩人愛德蒙史賓塞 Edmund Spenser,他將史詩《仙后》(The Faerie Queene)獻給伊麗莎白女王;每一位都是英國文學的大拿。還有哲學家兼政治家法蘭西斯培根爵士Francis Bacon。這段人才輩出的時期被稱做英格蘭文藝復興。
這是英格蘭在近代的第一個「黃金時期」,她在政治、軍事、經濟、金融、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就。在她即位後,可以說,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經過她45年的統治後,使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並富有的國家之一,並開始大膽的把目光放向全世界。
繼承人的問題
隨著時間過去,大家終於了解伊麗莎白是真的不會結婚,繼承人的問題搬上檯面。
她曾經希望天主教徒的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能改信新教,這樣即使由瑪麗繼承也沒關係,她也曾安排原本最可能成為她王夫人選的萊斯特伯爵,跟瑪麗結婚,以便確保英格蘭不會落入天主教手中,可最後,瑪麗同意了,萊斯特伯爵卻拒絕跟瑪麗結婚。
19年後,伊麗莎白不得不處死瑪麗斯圖亞特,但是伊麗莎白終身還是沒有指定繼承人。
這或許跟她的經歷有關,身為繼承人之一的她,即便不是第一順位,還是一直都受到許多人的覬覦,先是企圖染指她的繼父、後來是新教徒懷亞特叛變,每一次她都是身不由己,每一次都被關受審。指定了繼承人,這個人就會跟自己一樣,變成風暴的中心。即使指定繼承人政變還不是照樣發生,還發生好幾次,9日女王的例子還歷歷在目。
所以伊麗莎白還是繼續保持她的沈默,堅持自己的主張。如同她最喜歡的拉丁文座右銘:video et taceo ,直接翻譯是(“I see and keep silent”) “我看,我沈默”,意思是“明察無言”。
到晚年,她似乎愈來愈傾向由瑪麗斯圖亞特的兒子,接受新教教育長大的蘇格蘭王詹姆斯六世繼位。
1603年一月,病重的她已經無法說話,在樞密院的安排下她用手勢指定詹姆斯六世繼位。3月24日70歲的她病逝,安葬在倫敦的西敏寺,跟姐姐瑪麗一世共用一座墳墓。伊麗莎白沒有結婚,沒有子嗣。
孤單又燦爛的都鐸王朝
她的死亡宣告都鐸王朝的結束。她在位期間都鐸王朝達到史無前例的巔峰,而付出的代價,卻是都鐸王朝的結束。五位君主持續118年的王朝卻沒有留下任何子嗣。宛如煙火在最後一刻綻放所有的光芒,隨即歸於黑暗,退出舞台。
但從此,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共戴一君,開啟了不列顛統一進程的第一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她完成了父親亨利八世統一大不列顛王位的心願,也許這正是伊麗莎白一世預期的結果呢。
歷史無獨有偶,在中國也有一個朝代,連續三位君王沒有子嗣,不同於都鐸王朝結束於絢爛,這個王朝直接走向結束,你猜到了嗎?我們下集見。